飾紀上品GRG廠家:深圳坪山實驗學校GRG報告廳穿孔板工程案
在深圳教育基礎設施升級的浪潮中,深圳坪山實驗學校報告廳的聲學與美學改造工程成為行業焦點。作為華南地區GRG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,廣東飾紀上品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其創新技術與全鏈條服務能力,成功完成該項目中GRG穿孔板的定制化設計與安裝,為校園空間注入科技與藝術的雙重價值。
一、項目背景:教育空間的功能升級需求
深圳坪山實驗學校作為市直屬重點學校,其報告廳需滿足學術演講、文藝演出、國際會議等多元場景需求。然而,原建筑存在聲學缺陷:混響時間過長導致語音清晰度不足,平行墻面引發聲聚焦干擾,傳統吊頂材料難以兼顧吸音與裝飾性。校方要求新吊頂系統需實現以下目標:
聲學優化:將混響時間控制在1.5-1.8秒區間,提升中高頻吸音系數至0.8以上;
美學突破:打破傳統平頂設計,通過曲面造型營造科技感與未來感;
功能集成:預留燈光、音響設備安裝接口,支持模塊化維護。
二、技術突破:GRG穿孔板的定制化創新
飾紀上品針對項目需求,開發了三層復合結構的GRG穿孔板系統:
聲學層:采用直徑3mm、孔距15mm的微孔陣列,配合內部填充的30mm厚聚酯纖維吸音棉,實現NRC(降噪系數)0.92的吸音性能;
結構層:通過BIM技術優化雙曲面造型,單塊板最大尺寸達2.4m×1.2m,厚度從15mm漸變至25mm,確保跨度6米的結構穩定性;
裝飾層:表面噴涂啞光白色無機涂料,嵌入可編程LED燈帶,實現聲光聯動效果。
關鍵工藝創新:
模具數字化制造:運用五軸數控雕刻機制作雙曲面鋼模,表面粗糙度控制在Ra3.2μm以內,確保GRG板與模具貼合誤差≤0.3mm;
分層澆筑技術:底層采用含7%ECR玻璃纖維的石膏漿料,中層鋪設0.5mm厚碳纖維網格布增強抗裂性,面層使用高流態石膏實現細膩表面;
裝配式安裝體系:設計榫卯式拼接節點,配合M12不銹鋼螺栓與彈性減震墊片,將板塊間縫隙控制在0.5mm以內,消除傳統灌漿工藝的開裂風險。
三、工程實施:全流程管控確保品質
GRG穿孔板項目執行過程中,飾紀上品實施六階段精細化管控:
聲學模擬:使用ODEON軟件建立1:1數字模型,模擬不同頻率聲波的傳播路徑,優化穿孔率與腔體深度參數;
深化設計:將整體造型拆解為128個標準化模塊,每個模塊編碼對應獨立安裝坐標,生成包含4200個數據點的三維定位圖;
工廠預組裝:在20000㎡生產基地完成80%模塊的預拼接,通過激光掃描檢測形變,將現場調整工作量降低70%;
結構加固:針對原建筑樓板承載力不足問題,設計轉換層鋼架體系,采用10號槽鋼與50×50×5mm鍍鋅角鋼構建三級承重結構;
精準安裝:運用全站儀進行三維坐標定位,配合激光水準儀實時校準,單日最高安裝量達35㎡,較傳統工藝效率提升40%;
聲學驗收:采用B&K 2250型聲學分析儀進行現場測試,500Hz-2000Hz頻段混響時間達標率100%,語音傳輸指數(STI)從0.45提升至0.72。
四、項目價值:教育空間的美學與功能革命
該工程的成功實施,為校園建設樹立了三大標桿:
聲學性能突破:穿孔板系統使報告廳在滿座狀態下仍能保持清晰語音傳輸,經實測,1000Hz聲源的清晰度指數(C50)從-2.1dB提升至+3.8dB;
空間美學重構:雙曲面造型與漸變燈光系統形成動態光影效果,項目獲評“2025年度廣東省建筑裝飾工程科技創新獎”;
全生命周期成本優化:GRG材料耐久性達30年,較傳統礦棉板維護成本降低65%,模塊化設計支持局部快速更換。
五、行業啟示:GRG材料的教育空間應用前景
飾紀上品在該項目中的創新實踐,揭示了GRG材料在校園建設中的三大趨勢:
參數化設計普及:通過算法生成個性化造型,滿足Z世代學生對空間美學的需求;
多功能集成深化:將聲學、照明、消防系統整合至單一材料體系,減少施工界面交叉;
綠色建造升級:采用工業副產石膏替代天然石膏,單項目減少碳排放120噸,符合“雙碳”目標要求。
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,飾紀上品正持續推動GRG材料的技術迭代。其自主研發的“裝配式GRG結構”已獲國家發明專利,通過標準化接口設計,將安裝效率提升至傳統工藝的3倍。在深圳坪山實驗學校等標桿項目的示范效應下,GRG材料正從高端商業空間向教育、醫療等民生領域加速滲透,重新定義建筑裝飾的材料美學與功能標準。
廣東飾紀上品建材科技有限公司,您身邊的GRG異型構件定制廠家,支持定做GRG天花、GRG攔河、GRG吧臺、GRG燈槽、GRG柱等各種GRG異型構件,集設計、生產、安裝、服務于一體,想了解更多信息或報價,請撥打24小時熱線:199-0283-4161。